“2014年至2021年春节、中秋节期间,李耀松先后28次收受私营企业主所送礼金共计39万元,以及燕窝、酒水、红木家具等礼品。”日前,中山市纪委监委实名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三角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原局长李耀松赫然在列。通报称,李耀松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严惩“蝇贪蚁腐”,斩断内外勾结贪腐链
雁飞千里靠头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中山市纪委监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雷霆手段严惩“蝇贪蚁腐”。聚焦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先后查处中山市水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谢世华,小榄镇党委原书记梁荣佳,黄圃镇党委原副书记、镇长梁煊华,黄圃镇兆丰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冠明等市级职能部门和镇村“一把手”重大腐败案件;聚焦工程、环保、金融、医疗等领域,先后查处黄圃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曾庆筹,南头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周浩明,三角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原局长李耀松,中信银行中山分行古镇支行原行长雷振华,坦洲人民医院原党支部书记、院长罗勇等一系列重点领域重大腐败案件。
小榄是名列前茅的全国百强镇。作为镇党委书记,梁荣佳本应推动小榄镇在乡村振兴领域再进一步、更上层楼,却与非法商人串通勾结,收受贿赂变卖镇属优质资产,侵害村集体资产与民争利。在党委会上,梁荣佳明确埒西一社区加油站由该社区建设并持有执照,背地里却要求该社区时任书记与许某合作,通过一番“偷梁换柱”的操作,将加油站经营权办在许某公司的名下。小榄镇其他社区加油站经营年收入上千万元,埒西一社区却只有一年几十万的租地收入,引发村民极度不满、多次集体上访。梁荣佳涉案金额人民币1400多万元、港币310多万元。村民们得知他被立案审查调查后,纷纷走上街头拉横幅、放鞭炮,高呼“打倒贪官,正义必胜”。
时任南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周浩明,在负责该镇环卫市场化改革招投标时,与某环境科技公司股东王某某和吴某某直接“沟通”标书细节,让该公司顺利中标。贪欲膨胀的周浩明把分管领域当成“自留地”,借助其弟弟的房产中介公司,通过“政商结合”谋利,敛财足迹遍及环保和规划、住建、国土等领域,涉案金额500余万元,成为生态宜居乡村规划建设的“绊脚石”,必须坚决扫除。
三角镇化工、电镀、印染企业集聚,环保治理至关重要,却被三角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原局长李耀松当成了“唐僧肉”。他与李某、林某等数个环保公司老板内外勾结,形成环保业务“垄断圈”,在环保业务审批、环保项目承揽上谋取利益,非法收受49家企业和个人巨额财物,涉案金额950多万元,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还严重破坏了当地政治生态。
紧盯“关键少数”,织密小微权力监督网
“16个村(社区)共盘点作风问题119个,制定整改措施180条。”针对当地违纪违法多发态势,中山市纪委监委推动黄圃镇深入开展村(社区)作风大提升大整改行动,督促村(社区)书记深入查摆自身存在问题,通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释放强烈信号。在高压震慑下,兆丰村原书记、主任吴冠明主动投案。作为村(社区)“一把手”,吴冠明本应做好乡村振兴展翅高飞的“头雁”,却肆意践踏耕地保护红线,收取好处费放任非法填埋建筑渣土,造成160余亩基本农田被破坏,并在承揽工程、续租厂房等方面与社会老板内外勾结、损公肥私,涉案金额近500万元,最终倒在反腐利剑之下。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一把手”过硬是组织振兴的关键因素。针对“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群众监督难”的村级监督问题,中山市纪委监委在加强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推进监督全覆盖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 “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的若干举措》《中山市村(社区)管理人员受处分后补贴、奖金扣减的工作指引(试行)》,着力破解监督宽松软难题,为乡村组织振兴建设夯实了制度基础。
中山经商氛围浓厚,“老板村官”曾一度流行。西区街道纪工委紧盯村(社区)党组织“一把手”,围绕民间借贷、经商办企业等4个多发易发问题建立廉政档案,为“关键少数”精准画像,开展述责述廉会议,让“一把手”走上台,亮“家底”,直面质询,推动红脸出汗常态化,严防“一肩挑”变为“一言堂”。
三乡镇纪委采取工作标准化、培训常态化、考核规范化和片区联动化的“四化”措施强化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制订23项村(社区)纪检组织职责“清单”,将全镇分为4个片区,建立镇村两级联动协作机制,通过交叉监督常态化打破“熟人圈子”和“人情面子”,织密村(社区)小微权力的监督网。
聚焦“三资”管理,扎紧乡村振兴“钱袋子”
“15亩工业用地每年出租费用可达30万元以上,拍卖市场价在3000万元以上,是村集体经济的‘梁柱子’,也是我们村民分红的‘钱袋子’。”面对回访的镇纪委工作人员,大涌镇岚田村民十分动情。
中山市纪委监委坚持一线监督,紧盯土地问题,及时发现和查处大涌镇岚田社区违法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问题,推动收回15亩工业用地,严肃处理时任社区负责人和3名“两委”干部;严查大涌镇旗南村原党支部书记曹某授意下属篡改股东代表会议记录、将集体土地租金从4000元/亩降至1500元/亩的违纪违法行为,给予曹某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集体资产是村民的共有财产,绝不允许任何人假借权力豪夺,也绝不允许任何人巧立名目套取。古镇镇纪委紧盯关键环节,督促曹三村制定《曹三村招投标(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对村内3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3项工程中标总价比预算总价降低66.7万元,下浮37.16%,在有效守护村集体“钱袋子”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廉动力”。
集体资金长期拖欠,就有可能被变相侵占。中山市纪委监委持续推动镇街出借资金清收工作,督促市财政局出台财政暂存暂付款挂账管理制度,推动农村集体资产与农村财务监管平台一体化升级改造,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资产变动和财务监管无缝对接,从工作机制上破解了监管滞后的堵点和难点。南区街道纪工委通过“两委”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持续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对辖区15个村组经联社集体物业租金追缴不及时、债务长期挂账开展专项督导,推动收回历年应收款235.85万元,处理对外债务79.16万元。
建立长效机制,守护人民群众“好日子”
“立案审查3人,通过诫勉等方式处理59人。”三乡镇纪委系统盘点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对全镇精神障碍患者帮扶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监督排查,发现全镇16个村(社区)共有29名高风险患者长期失管漏管问题,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乡村振兴是人人享有的乡村振兴,绝不允许落下任何一个群体。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风险大,既可能伤己,也可能伤人,极易引发恶性事件。三乡镇纪委果断精准执纪问责,及时消除隐患,同步做好回访工作,为受处理人员打开心结,压紧压实镇村分管领导、职能部门、监护人和协助监护人的责任链条,确保特殊群体帮扶政策落实到位。
“如果等到真出了事,肯定不仅仅是责令检查这么简单,监护对象受到的伤害更是无可挽回。”一位被处理人员真正体会到“严管就是厚爱”,发出内心的认可。
“路通了,接送孩子方便了,感谢纪委的跟踪督办……”这是南头镇穗西社区群众由衷的心声。因民房拆迁难题,穗西社区孖沙幼儿园旁的月桂东路有一段长75米、宽24米的路未能硬底化,接送孩子的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颇有怨言。经实地查访,镇纪委督促社区党组织全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同向发力协助解决拆迁难题,让困扰出行的“断头路”变成了“畅心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头镇纪委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发挥镇村纪委联动优势,建立“一线走访发现问题+确定责任部门督办+跟踪反馈结果”的闭环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共办理群众实事122件,有力改善了乡村环境,增进了文明乡风。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作为全国5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中山经济具有鲜明的“一镇一品”特色,村集体资源富集、资产聚集、资金密集,既是乡村振兴的良好基础,也容易成为不正之风和腐败的高发地。
“系统梳理乡村振兴领域的腐败案件,当前村集体‘三资’领域呈现经济体量大、历史遗留问题多、村干部权力集中等特点,通过各种方式规避招投标、串标围标等违纪违法行为仍然多发易发。中山市纪委监委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监督执纪执法的实施方案,将更有力、更精准、更深入强化监督执纪,以清风正气护航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山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