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信息公开 学习贯彻 监督检查 审查调查 监督曝光 巡视巡查
60793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 > 媒体视点 > 正文
党风杂志:以有力监督守好扶贫的“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0-05-04

  铺开资金监管“作战图”,一个个场景次第呈现——

  严肃叫停因纪法意识淡薄而私设“小金库”的村社干部;集中培训资金监管中业务能力不足的村级监督员;织密监督网,补牢因监管不力被套走数千万扶贫资金的漏洞;强力整治将扶贫资金进行市场化投资的违规行为……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关键在人。广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人破题,坚决破除资金监管中的“能力陷阱”“信任陷阱”“造血陷阱”,让扶贫的“钱袋子”紧起来,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以有力监督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化解“能力陷阱” 强筋健骨淬炼精兵

  “村账镇管不是已经实施好几年了吗?既然都是公款公用,你们为什么要将公款转入私人账户并设立账外账进行坐收坐支?”肇庆市怀集县岗坪镇地灵村委会的村集体资金管理问题,引起了办案人员的警觉。该村党支部书记黎某华解释道,“村里一些开支难以到镇财政报账,加上钱款转入私人账户可以随时提取支出,就将这几年收到的服务费进行坐收坐支。”

  因贪图方便而私设“小金库”,这些村社干部的纪法观念淡薄到令人咋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村社干部对自己有多少家底都说不清,超长期限租赁合同、租金畸低的问题比较普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比如广州市白云区村社财务人员共有1635人,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占60.61%。此外,队伍年龄老化,某镇有一位村财务报账员年龄80多岁,根本无力把关……总的来说,村社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扎实等问题较为普遍。

  “目前,白云区‘三资’管理队伍人员每月待遇为3000元左右,雇员和合同制人员的占比约80%,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广州市白云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方钢告诉记者。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基层干部作风的好坏和村级监督员的履职能力,关系到对“钱袋子”的监督质量,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最终成效。为此,广东省将管好管住资金作为底线任务,筑牢防火墙,以有力监督为群众守好“钱袋子”。

  针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各地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坦西社区“两委”班子存在软弱涣散问题,在巡察整改推动下,2019年4月,社区“两委”班子完成重组和换届,一批年富力强的80后干部履职,重塑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团结带领群众锐意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将400多亩工业区纳入村改范围,大幅提升了村集体收入。

  针对村级监督员履职不力现状,各地大胆探索社会化招贤纳才,组建专业监督队伍。2019年12月,504名考生走进了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东城街专职监督员招聘笔试考场,角逐18个专职监督员岗位。为提升破解监督难题的水平,此次招考要求专职监督员具有财会、法律等专业背景。

  人到位了,权责机制和日常监督管理必须配套跟上,既不留监督空白,又能最大限度关心爱护干部。今年初,广州市白云区出台《防止村(社)干部利益冲突若干规定》,江门市新会区编印分发了10万本《新会区村务一本通》,都是抓住集体“三资”和扶贫资金等监管的“七寸”,从村(社)干部经商办企业、“三资”上平台交易等多方面作出明确禁止性规定。值得注意的是,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纪委正在探索对该镇14个村(居)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建立廉政档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到村一级。

  破除“信任陷阱”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除了对制度政策把握不准、业务能力不足,在实践中,更多的监督问题出在“了解制度却不执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强,各项内部财经制度和监督制约措施形同虚设”。

  记者了解到,扶贫资金的发放审批有一系列严谨的流程,政府职能部门和银行存在相互监督的关系。“但实际操作中,政府职能部门认为银行核过,不会出错;银行认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的信息不会有错,也不去核对姓名、账户是否一致,最终导致审核流于形式。”在调查中山市港口镇社会事务局民政事务股原股长陈志祥冒领侵占3587万元扶贫款一案中,该案调查组组长彭立新的一番话引人深思。

  无独有偶,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原工作人员蓝炽强侵吞涉农资金7700万一案中,也暴露了同样的监管漏洞。镇财政所负责人将法人印章交由蓝炽强保管,该所工作人员提前在空白支票上加盖财务专用章和出纳章,让蓝炽强自行操作支票打印工作。在支出凭证审核环节,财政所放任蓝炽强藏匿支票存根及支出凭证等支付材料,甚至将打印银行账户流水明细工作交由蓝炽强负责。

  “我们很信任他”“真的没想到,一直认为他很老实”……踏入“信任代替监督”的陷阱,这样的慨叹并不少见。层层把关却层层失守,审核流于形式,必然会引发腐败。

  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加强监督是保障,检查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落实、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资金使用和项目监管等情况,对扶贫领域开展“回头看”等举措,在广州市已成常态。近年来,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陆续开展“回头看”,建立健全有效制度,强化巡察成果运用。

  强化追责惩戒是要害。蓝炽强案案发后,15名党员干部因履行“两个责任”不力、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被严肃问责,花都区委开展了三个专项整治行动,该区167个单位开展自查自纠;陈志祥案案发后,中山市纪委监委开展“一案双查”,并牵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对全市25个镇街开展为期2个月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核查相关凭证2.1万份,发现问题115个……

  震慑还在持续。“我很后悔,辜负了村民对我的信任,对不起亲人……”近年来,部分因肆意透支党和政府信任,抑或是未履行主体责任,放纵下属将黑手伸进群众“钱袋子”的落马干部,被纪检监察机关用作“零距离”开展警示教育的案例,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旁听庭审。“法律的威严不容侵犯。”旁听的党员干部无不受到极大震慑,“要自觉增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做新时代勇于担当的人。”

  走出“投资陷阱”  扶上马再送一程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收官之年,各地坚持多条腿走路、多渠道增收,努力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小日子火起来”。但投资有风险,扶贫资金的使用更需谨慎。

  揭阳市委在巡察中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该市惠来县隆江镇部分村为获得年8%资金收益,竟然在无任何抵押手续的情况下,将大笔精准扶贫资金投到3家公司!

  此险绝不可冒!针对巡察结果,惠来县纪委监委严查快办了该问题,责成隆江镇政府3名相关责任人作出书面检讨,认真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并对隆江镇5名相关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谈话提醒,再三严明财经纪律。经多方努力,隆江镇政府第一时间向3家相关公司收回扶贫专项资金及收益资金,共4397万多元全部回笼到镇财政监管专户。

  因考虑不够周详,担当不够尽责,导致“投资造血”无疾而终的项目有还不少。针对这种情况,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做好“监督者”,严查扶贫项目的合规性和执行的全过程,更要做好“守护者”,扶上马之后还得给群众送一程,让脱贫成绩成色十足。

  花了近3年时间才堵住窟窿、修复扶贫项目的“造血”功能,肇庆市这笔被挪用的近10万元扶贫款就是典型例子。2016年至2017年间,肇庆市封开县大玉口镇扶贫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寨河村委会、民强村委会的百香果种植扶贫项目的物资采购和生产管理环节监管不严,并违反拨付专项资金的有关规定,导致扶贫专项资金99291元被他人虚报冒领。

  10万元资金,几乎把该镇苦心经营的百香果扶贫项目击垮。事发后,尽管大玉口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干部因为履责不力被给予党纪处分,民强村党支部书记莫家福也被镇纪委谈话提醒,但贫困群众的心从火热变成冰冷,当时满山的百香果成了群众眼中的“伤心果”。

  这时,镇纪委没有放弃。在他们的协调下,村经济联合社接手了基地的经营管理,梁秩森等3名村纪检监察员挑起了项目日常监督的担子。工时统计、销售清点、账目核对、收支公示……此后的2年时间里,基地的工作在纪检监察员的监督推动下日益规范,原先的“糊涂账”成了“明白账”,贫困户参与了多少次劳动、能够领取多少报酬,在村委的公示栏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根正则树盛,心齐则事成。”细致监督换来的是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百香果园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基地的收益也逐年上升。2019年,91亩果园销售额近7万元,34户贫困户也彻底摘掉了“穷帽子”,百香果真正成了群众的“致富果”。


扫一扫关注

中山纪检监察微信

中山纪检监察微博